中华中专关于组织开展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位老师:
为做好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将《关于组织开展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转发给大家,请遵照执行。具体事宜明确如下:
1.8月10日前,将附件2申报表和附件3汇总表发到387819523@qq.com;
2.8月12日前校内评选并公示;
3.8月13日前课题汇总表上报南京市职教(成人)教研室;
4.9月8日前,相关申报人登录“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系统”申报课题;
请老师们按照时间结点进行申报,逾期不候。
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
2025年7月14日
关于组织开展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部署和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苏教科院职〔2023〕1号)有关要求,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院校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将从今年6月起组织开展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范围
选题可参照《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见附件1),分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教育数字化、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师发展、人才培养、综合与外语专项等8个领域。其中部分重点课题和外语专项分别由江苏凤凰职业教育图书有限公司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予以资助。
《指南》中所列条目仅为参考选题方向和范围,一般不宜直接作为课题名称,申报者须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课程及教改实践确定具体课题名称。课题研究应聚焦解决教育中的真实问题,让研究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对《指南》未涉及到的选题范围,申报者认为具有研究价值的也可申报。
二、申报要求
1.本次课题申报设“重点课题”“专项课题”两类。
2.各有关单位须指定专人负责课题申报组织工作,广泛宣传发动,深入学习领会《指南》要点,认真填写申报材料,切实提升课题申报质量。
3.课题申报人需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具备独立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参与实质性研究工作,可采用双主持人制,且课题组成员一般不超过8人。
4.课题实行限额申报。高等职业院校每校不超过6项;中等职业学校每校一般不超过4项,各设区市可在此基础上,实行总额调配,但调配数量不超过每校5项,各设区市申报数量总数不超过分配数量(见下表)。
设区市 |
南京 |
无锡 |
徐州 |
常州 |
苏州 |
南通 |
连云港 |
数量 |
84 |
64 |
116 |
36 |
100 |
56 |
48 |
设区市 |
淮安 |
盐城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
宿迁 |
|
数量 |
52 |
52 |
48 |
36 |
48 |
80 |
|
三、申报程序
1.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采取网上申报方式进行。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系统(https://ghb.jsies.cn:8080)为本次申报唯一网络平台。《课题申报书》《评审活页》《申报汇总表》在附件中下载。
2.各中等职业学校按“申报人学校→设区市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省职教教改课题管理办公室”程序申报。各高等职业院校申报人由学校教改课题管理部门组织申报。
3.各设区市、各高等职业院校按要求积极组织申报和遴选工作,并于8月20日前,将公示无异议的申报汇总表Excel版和加盖公章的PDF版电子稿发至jstvet@163.com邮箱。经省职教教改课题管理办公室审核后,由各设区市、各高等职业院校通知相关申报人,根据提供的账号信息登录“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系统”,并于9月10日18:00点前完成申报工作。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
四、其他
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公室联系人:王老师、郭老师,联系电话:025-83758248,83758192。
课题申报书、评审活页、申报汇总表)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5年6月30日
附件1
第六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课 题 指 南
一、立德树人
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品牌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研究
职业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品牌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德技并修”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机制研究
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思政教育资源开发研究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二、产教融合
江苏省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推进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新形态研究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数智时代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研究
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运行机制研究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研究
三、教育数字化
人工智能赋能专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师生人工智能素养培育研究
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自适应学习路径与个性化学习资源研究
学生职业能力画像构建与实践研究
人工智能多模态教学资源的生成与评价研究
基于数据驱动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与安全教育研究
四、专业建设
江苏省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谱系图构建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研究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新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研究
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数字化转型研究
职业院校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与动态调控机制研究
五、课程教学
职业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研究
中职三科统编教材使用研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评价研究
数智化时代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研究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能力导向的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研究
六、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中国特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机制研究
技术变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支持系统研究
数字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七、教师发展
中职三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高水平“双师型”队伍建设研究
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全过程研究
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研究
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成长路径研究
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教师激励保障机制研究
八、综合与外语专项
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研究
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研究
教考衔接的“职教高考”制度改革研究
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研究
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服务老龄化社会的实践研究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新双高”建设背景下外语类专业产教融合路径创新研究
生成式AI驱动的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职业院校外语教师数字素养能力的评价研究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外语学科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生态视域下“ 外语+专业”跨学科教学共同体构建研究
跨学科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
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外语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附件2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申报领域:
课题名称:
选题分类:
课题主持人: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公室制
填 写 说 明
一、申报类别填“重点课题”“专项课题”。
二、课题名称应科学、简明、规范。
三、选题分类在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教育数字化、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教师发展、综合与外语专项等八个领域选择。
四、重点课题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有两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意见请附本申报表后。
五、《申报书》和《评审活页》在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价值、课题设计论证、课题预期成果、课题研究保障等方面,内容一致,且严格按照字数要求。
六、各栏目空间填写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
七、设区市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或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管理部门将加盖公章的PDF版电子稿发至jstvet@163.com邮箱。
一、课题主持人及主要成员信息 |
||||||
第一主持人 姓 名 |
|
性 别 |
|
年 龄 |
|
|
行政职务 |
|
职 称 |
|
从事专业(学科)与年限 |
|
|
学 历 |
|
联系电话 |
|
邮政编码 |
|
|
第二主持人 姓 名 |
|
性 别 |
|
年 龄 |
|
|
行政职务 |
|
职 称 |
|
从事专业(学科)与年限 |
|
|
学 历 |
|
联系电话 |
|
邮政编码 |
|
|
通讯地址 |
|
|||||
课 题 组 主 要 成 员 |
姓 名 |
职 称 |
工 作 单 位 |
从事的专业(学科) |
研究分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持人相关研究成果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备 注 |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
|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价值 |
||||||
限2000字以内。
|
||||||
三、课题设计论证 |
||||||
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2.可能的创新之处;3.研究思路、方法和阶段安排。限3000字以内。
|
||||||
四、课题的预期成果 |
||||||
|
||||||
五、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与措施 |
||||||
|
||||||
申报人所在单位意见(高等职业院校由科研管理部门填写):
盖章
年 月 日 |
||||||
市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或高等职业院校审核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
省专家评审意见:
1.建议立项为重点课题 ( ) 2.建议立项为专项课题 ( ) 3.建议不予立项 ( )
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
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管理办公室审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评审活页
编号:
课题名称:
(设计与论证报告8000字以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组相关人员名字)
一、核心概念界定 |
|
二、研究现状综述与研究价值 |
限2000字以内。
|
三、课题设计论证 |
2.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2.可能的创新之处;3.研究思路、方法和阶段安排。限3000字以内。
|
四、课题的预期成果 |
|
五、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与措施 |
|
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申报汇总表
单位(盖章): 填报人(联系人): 联系电话: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
课题名称 |
推荐类别 (重点/专项) |
课题主持人姓名 |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 |
联系电话 |
备 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此表由市职业教育研究机构或高等职业院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填写,且在规定时间内将公示无异议的申报汇总表和加盖公章的PDF版发至jstvet@163.com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