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融合”创新育人范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例展示
发布时间:2025/4/21 10:54:43 作者:教师发展处 浏览量:54次
古诗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明珠,是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符号,蕴含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思想凝聚力、道德规范力和艺术感染力。为切实发挥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古诗词欣赏”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广应用“一轴心、四结合”大语文教学模式。2025年4月11日,受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职教研训处邀请,江苏省职业教育“陈莉大语文名师工作室”、南京市职业学校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单位全体成员来到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丁家庄校区,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例展示活动,共探教学创新路径。
课程展示伊始,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陈莉大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莉主任为大家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古诗词欣赏课程教学理念。陈主任及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开发了“古诗词欣赏”特色校本课程;运用“一轴心、四结合”大语文教学模式,将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古诗词紧密结合,切实落实“赏诗词之美,植文化之根,铸华夏之魂”的语文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自由:九州安宁无豺虎,自在逍遥游无穷
傅晓慧老师展示的课题为“快意在世更自由——郑谷《鹭鸶》与赵孟頫《渔夫》”赏析,通过品读诗词联想画面,以及结合意象探究主旨的方式,以“一诗一词”为舟,带领我们感悟“快意在世更自由”的超脱情感;并在教学设计中结合无人机专业课程,用课程思政理念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自由是敬畏中的超越、是责任中的创造、是传统中的新生”的人生真谛。
平等:贵贱高低无稽谈 莫做上阳白发人
陆秋玉老师的“箪食豆羹入官仓——皮日休《橡媪叹》与白居易《买花》赏析”,在古诗词中寻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教学中,陆老师通过对皮日休《橡媪叹》与白居易《买花》两首诗的赏析,紧扣古诗词中“贵贱高低无稽谈,莫做上阳白发人”的平等观念,在诵读涵泳中感受橡媪捡拾橡子的艰辛与无奈,反思买花时所折射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在沉浸体验中领悟平等的价值,理解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与尊严,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一环。
公正:陟罚臧否无异同 郁松离苗得其所
曹晶老师的“可怜贤士寂无名——李商隐《贾生》与苏轼《沁园春》”赏析,从公正观切入古诗词欣赏,“陟罚臧否无异同,郁松高苗得其所”,曹老师从李商隐追忆贾谊和苏轼回忆半生坎坷无人赏识的古诗词中,通过知人论世,赏析诗歌典故,体会诗人古今一致的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并在教学中落实了“诗教融合”育人理念。
法治:芟夷法典不可缺 治理严明国运昌
卢晨晨老师的“嫉恶如仇惩奸佞——《诗经·小雅·巷伯》与陆游《秋怀》赏析”,将思绪拉回到千年之前,用甲骨文“法”字展开讲解,在诵读涵泳中疏通诗意,把握形象,领悟情感,品读了诗句下的民生疾苦,深刻阐释了严明法治的重要作用。
课例展示结束后,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许伟红副校长和严婷婷副校长以及语文组备课组长方经强老师就此次课程做了学习交流。方老师表示,将古诗词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的教学方式很是新颖,四位教师以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教学魅力呈现了课程思政无痕融入古诗词教学的方法策略和实施路径,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辐射作用;严婷婷副校长认为“读诗即是读史”,四位教师在朗读诗歌中注入了“充沛的情感”,咏诗育人,品诗养德,展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许伟红副校长指出,此次课例展示契合了类型教育要求,跨界、整合、重构,疏浚了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也给课程思政视域下古诗词教学的跨界融通提出了新的命题和高度。
此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例展示如春风佛面,似溪流潺潺,如清风明月,似江水渺远,令大家沉浸式感悟“诗教融合”的魅力所在。
怀揣一颗诗心,
沉淀一份诗情,
拥有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含英咀华,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你我同行。
(文:徐珊珊、新港中专;图:新港中专;初审:陈莉;终审:张勇)

